夏日的银幕向来不缺乏硬汉的身影,但今年五月,一道格外冷峻的轮廓划破了常规。由英国导演盖·里奇执导,杰森·斯坦森领衔主演的动作大片《人之怒》强势登陆全球影院,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暴烈直接的视觉风格,在众多商业巨制中杀出一条血路,为久违的传统硬核动作类型片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影片故事核心并非首创,它翻拍自2004年的法国电影《运钞车》,但盖·里奇以其标志性的作者笔触,对原素材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重塑。电影讲述了一个看似平凡的运钞车保安H(杰森·斯坦森 饰)的故事。在一次突如其来的血腥劫案中,H目睹了儿子的惨死,这位沉默寡言的男人体内沉睡了多年的某种可怕本能被彻底唤醒。他深入虎穴,潜入洛杉矶最危险的运钞公司,伪装身份,只为从内部揪出杀害爱子的凶手。表面上是为钱卖命的护卫,实则是为复仇而来的“死神”,这种双重身份设定奠定了影片紧张而压抑的基调。
盖·里奇摒弃了平铺直叙的线性叙事,转而采用精巧的章节体回环结构。影片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如同剥洋葱般层层揭开主角H的神秘面纱。起初,在同事眼中,他是个沉默寡言、却拥有神乎其技战斗本能的新人“H”,代号“H”也因其冷血手段被私下解读为“Hard(硬汉)”或“Hush(沉默者)”;在劫匪眼中,他则是神出鬼没、下手狠辣的“幽灵”,是计划中那个无法预料的破坏性变量;而最终,观众的视角与H的内心世界重合,才完整窥见他作为一名父亲所承受的巨大悲痛与无可动摇的复仇决心。这种多视角叙事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悬念,也让杰森·斯坦森的角色超越了传统动作英雄的扁平形象,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悲剧色彩和情感厚度。
当然,对于一部贴着“里奇-斯坦森”标签的电影,动作场面无疑是重中之重。《人之怒》交出了一份近乎满分的答卷。全片摒弃了时下流行的快速剪辑和炫目特效,回归到原始、粗暴、拳拳到肉的实战风格。枪战戏份设计极具实感,子弹的冲击力、空间的狭小感被无限放大,每一次交火都令人屏息。斯坦森再次证明了他仍是当今影坛最可靠的动作演员之一,其精准的战术动作、冷峻的眼神以及无需多言的强大气场,完美诠释了何为“人狠话不多”。影片中的几场核心枪战与近身搏斗戏,尤其是运钞车劫案与最终仓库决战,其调度之精准、节奏之凌厉、暴力美学之纯粹,足以列入年度最佳动作场景候选。
然而,《人之怒》并非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在暴力的外壳之下,探讨的是一个关于“愤怒”的命题。H的愤怒,并非无源之火,它源于至亲被剥夺后的绝望与痛苦。这种愤怒驱动着他化身为复仇使者,但影片也并未将其塑造成一个纯粹的正义化身。他的手段以暴制暴,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迫使观众去思考:当司法体系无法及时伸张正义时,个体的私力复仇其边界何在?这种道德上的模糊性,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思辨空间,使其超越了普通的爆米花娱乐片。
值得一提的是,杰森·斯坦森此次的表演获得了广泛好评。他成功地在招牌式的冷硬外表下,注入了罕见的、令人信服的脆弱与悲痛。几个特写镜头中,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哀伤,远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台词都更具冲击力,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这个角色灵魂深处的创伤。
总体而言,《人之怒》是一次成功的类型化作者表达。盖·里奇将自己的风格化叙事与经典动作片元素进行了完美融合,既满足了观众对硬核动作场面的期待,又通过精巧的结构和富有层次感的人物塑造提供了超越类型的观影体验。它像一记精准而沉重的直拳,简单、直接,却后劲十足。这不仅是杰森·斯坦森个人动作生涯的又一次高光时刻,也是向传统硬汉动作片一次扎实而有力的致敬与回归。在超级英雄满天飞的年代,这样一个关于凡人怒火、真实疼痛与极致复仇的故事,显得尤为珍贵和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