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5.41万亿元,同比增长7.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9.78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一、贷款结构分化明显,企业部门贡献突出
从部门结构看:
住户贷款:一季度增加1.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6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长8832亿元,显示居民消费及住房需求逐步恢复。
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8.66万亿元,占比超88%,成为信贷主力。细分领域,短期贷款增加3.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长5.58万亿元,表明企业投资意愿增强,中长期资金需求旺盛。
二、前两月信贷铺垫增长,3月单月表现强劲
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已累计新增6.14万亿元,为季度增长奠定基础;3月单月新增贷款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进一步推动季度总量突破近10万亿元关口。
三、货币供应增速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M2与贷款增速基本匹配,显示货币政策稳健导向。
四、业内预计金融数据延续乐观态势
分析指出,一季度信贷数据体现“适度宽松”政策成效,政府债券发行前置及企业融资需求改善为重要支撑。中信证券等机构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全年信贷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或持续提升。
此次数据发布后,市场普遍关注后续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及重点领域信贷投放节奏,以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