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达89.5,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5点,创2020年以来新高。尽管整体表现强劲,但部分领域仍面临压力:
一、整体增长与结构性分化
分项指数:7项上升,1项下降
上升项:综合经营指数(+1.1)、市场指数(+0.7)、宏观经济感受指数(+0.5)、投入指数(+0.1)、效益指数(+0.7)、资金指数(+0.2)、劳动力指数(+0.3)。
唯一下跌项:成本指数下降0.1点,连续多季度承压。
行业表现:5个行业上升,2个行业下跌
增长领域:工业(+0.7)、社会服务业(+0.9)、交通运输业(+0.7)、批发零售业(+0.6)、信息传输软件业(+0.7)。
下跌领域:房地产业(-0.3)、住宿餐饮业(-0.1),受需求疲软及成本压力影响。
区域发展:四大区域指数全面上升
东部(90.2)、中部(90.1)、西部(88.8)、东北(81.4)均实现环比增长,其中西部涨幅最大(+0.9)。
二、亮点与隐忧并存
企业信心提升:宏观经济感受指数达99.0,市场指数升至81.5,反映企业对未来预期改善。
经营压力未消:成本指数持续下滑,叠加房地产和住宿餐饮业的行业性收缩,表明部分中小企业仍面临结构性挑战。
综上,2025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呈现复苏态势,但需关注成本压力与行业分化对局部领域的制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