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对Model S和Model X两款旗舰车型的销售模式作出重大调整,正式取消“订购新车”入口,消费者仅可通过“查看现车”功能选购库存车或二手车。此次调整引发市场对特斯拉在华高端产品线战略收缩的广泛讨论。
一、销售端调整:现车库存有限,价格分化明显
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信息,北京、上海、浙江等主要市场仍可购买Model S/X现车,但库存分布呈现地域差异:
Model S Plaid版:上海地区定价92.39万元,北京、浙江等地现车价格为75.99万-92.39万元不等;
Model X Plaid版:仅上海有现车,定价90.29万元,其他省份显示“无车可提”。
相较之下,国产车型Model 3/Y仍保留“立即订购”选项,凸显特斯拉对走量车型的资源倾斜。
二、调整动因:关税压力、销量疲软与战略重心转移
关税成本激增挤压利润空间
2025年美国对华汽车关税从15%提升至30%,导致Model S/X进口成本大幅攀升。以Model S Plaid版为例,其美国售价约86万元(含关税后成本超110万元),而中国现车定价仅92.39万元,特斯拉需自行消化部分成本以维持定价竞争力。
高端车型市场表现边缘化
2025年第一季度,Model S/X全球交付量仅1.29万辆,占特斯拉总交付量的3.83%,远低于Model 3/Y的96.17%。在中国市场,两款车型年销量不足5000辆,且用户偏好逐渐转向国产化率高、性价比突出的Model 3/Y。
本土化战略加速资源优化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聚焦Model 3/Y生产,国产化率超95%,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而Model S/X作为进口车型难以复制这一优势,战略优先级持续下降。尽管特斯拉工程副总裁此前声明“不会停产S/X”,但未提及国产化计划,暗示其定位转向“技术标杆”而非走量产品。
三、市场影响:二手交易升温与竞品机遇
二手市场价格波动:现车供应受限推动二手Model S/X价格短期上涨。例如,2023款Model S二手均价从60万元涨至68万元,但长期价格走势仍取决于后续政策与市场供需。
竞品抢占高端市场:比亚迪仰望U8、蔚来ET9等国产高端车型借机加大营销,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一步挤压特斯拉在百万级市场的份额。
四、行业观察:特斯拉的“取舍逻辑”与未来布局
此次调整被视为特斯拉应对多重压力的策略性收缩:
短期止损:规避关税导致的持续性亏损;
长期聚焦:将研发与产能集中于Cybertruck、Robotaxi等新项目及Model 3/Y的迭代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或通过技术下放(如将4680电池、HW 5.0系统应用于S/X)维持其高端产品生命力,但短期内中国市场恐难重启新车预订通道。
此次销售模式调整标志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其能否在高端市场维持品牌溢价,或将取决于全球贸易环境与本土化战略的后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