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国内装置检修及国际供应变化,乙二醇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具体影响如下:
一、进口成本攀升,美国货源或受抑制
关税推高进口成本:美国乙二醇进口成本因加征34%关税大幅上升,可能导致贸易商减少美货采购,转而寻求中东等替代货源,但中东市场报价已因需求增长面临上涨压力。
抢关行为短期扰动:部分贸易商在4月10日关税生效前集中清关美国乙二醇,短期内或导致港口库存进一步增加,但中长期美货进口量预计显著下降。
二、国内生产承压,原料成本上升
乙烷进口受限:美国乙烷作为国内乙二醇生产的重要原料,加征关税后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国内乙烷制乙二醇装置利润压缩,甚至触发减产。
区域供应缺口隐现:华东某34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自4月7日起检修,预计5月底重启,叠加进口收缩,短期内华东市场供应或趋紧。
三、港口库存高位,但后续存下降预期
当前国内乙二醇港口库存已回升至85万吨,主要受前期进口放量及下游需求疲软影响。随着美货进口减少及国内装置检修,二季度库存或进入去化周期,但去库速度取决于聚酯需求恢复情况。
四、价格博弈加剧,多空因素交织
短期利空压制:港口高库存及进口成本上升对价格形成压制,市场情绪偏谨慎。
潜在利多支撑:国内供应收缩预期、中东货源溢价风险及下半年聚酯旺季需求复苏可能形成底部支撑。
五、行业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乙二醇转口贸易及原料进口渠道或进一步受限。
需求复苏力度:终端纺织服装出口疲软可能拖累聚酯产业链,削弱乙二醇价格反弹动能。
综上,中国乙二醇市场短期受关税政策、供应波动及库存压力主导,中长期需关注成本传导机制及下游需求复苏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