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这座因盐设市的“千年盐都”,正依托174亿吨岩盐、175亿吨盐卤及2.5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等资源禀赋,构建“盐-氯碱化工-氟化工-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加速向“中国绿色氟都”转型。这一战略布局不仅重塑了传统化工产业格局,更成为西部地区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资源禀赋:从地下“宝藏”到产业基石
自贡的盐卤资源探明储量达174亿吨,岩盐储量超175亿吨,页岩气理论储量达2.5万亿立方米,为氯碱化工、氟化工及新能源材料产业提供了天然的原料与能源保障。依托盐矿提取的氯化钠,自贡已形成年产30万吨烧碱、40万吨聚氯乙烯的氯碱化工产能,为下游氟化工提供核心原料。
全链布局:四环相扣的产业生态圈
盐化工筑基:以盐卤资源为起点,自贡通过电解氯化钠生产氯气、氢气等基础化工原料,支撑氯碱产业规模化发展。
氟化工跃升:借助氯碱产品,晨光化工研究院等企业突破六氟磷酸锂、聚四氟乙烯等高端氟材料技术,形成全国领先的氟聚合物产业链。
新能源材料突破: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内,中国中化、中国建材等企业将氟化工副产品转化为锂电隔膜、电解液添加剂等新能源材料,直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厂商。
创新驱动:技术“破壁”与集群效应
自贡以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为核心载体,构建“一主两翼”产业格局:
“一主”:聚焦氟硅新材料,研发固态电池电解质、高性能含氟聚合物等前沿产品。
“两翼”:延伸发展新能源材料(如锂电负极材料)和精细化工(如医药中间体),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园区已集聚30余家链上企业,2024年氟材料产能占全国15%,获评“中国先进氟材料示范园区”。
绿色转型:从“盐运之城”到“零碳样本”
通过循环利用氯碱副产氢能、推广页岩气清洁能源替代,自贡化工园区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65%,工业废水回用率达90%以上。2025年3月,自贡获授全国首个“中国绿色氟都”称号,标志着其从传统高耗能产业向绿色高端制造的跨越。
结语
从井盐流淌的“黑白经济”到氟硅闪耀的“绿色动能”,自贡凭借资源-技术-生态的协同创新,正书写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中国样本”。到2027年,这里将建成千亿级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