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报875点,较前一日下降2点,延续近期震荡下行趋势。与历史数据相比,当前BPI较2021年10月19日周期内最高点1343点下降34.85%,但仍高于2016年2月3日最低点660点,累计涨幅达32.58%。
市场表现分化:化工板块主导涨跌
当日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显著分化:
涨幅方面:化工和钢铁板块领涨,涨幅前三位商品为硼酸(进口)(+5.54%)、硼砂(+4.10%)和钢坯(+2.37%)。
跌幅方面:化工和橡塑板块跌幅居前,其中硫磺(-7.40%)、有机硅消泡剂(-4.84%)和丁二烯(-2.99%)成为拖累指数的主要品类。
近期BPI走势:延续震荡调整
4月中旬以来,BPI持续窄幅波动。4月15日BPI为883点,随后连续两日小幅下降至880点,至4月21日进一步回落至875点,反映市场供需矛盾及宏观经济预期偏弱的影响。
长期视角:较峰值回落超三成
自2021年10月触及1343点历史高位后,BPI受全球供应链调整、能源转型及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持续回调。尽管当前指数较2016年低点仍保持32.58%的涨幅,但较峰值跌幅已超34%,凸显大宗商品市场周期性特征。
此次BPI波动或进一步加剧市场对部分行业盈利能力的担忧,尤其是化工等强周期板块。未来需关注全球货币政策动向及产业链供需格局变化对价格的传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