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济新闻>正文

特朗普释放对华关税缓和信号 称若达成协议税率将大幅下降

时间:2024-12-13作者:小刘阅读:22分类:经济新闻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美国计划“大幅下调”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并强调将在贸易谈判中对中方采取“非常友好”的立场。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经贸关系可能转向缓和的广泛关注。

  核心动态:关税调整与谈判立场‌

  关税下调幅度‌:特朗普明确表示,若双方达成协议,当前针对中国商品的145%关税税率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他同时称,美中可能在未来3至4周内签署贸易协议。

  美方谈判基调‌:特朗普强调谈判期间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并称对迅速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在闭门会议中承认,当前关税僵局“不可持续”,预计两国贸易战将出现降级。

  谈判背景与美方内部博弈‌

  关税政策争议‌:此次表态前,美国白宫曾于4月16日澄清称“245%关税仅针对特定商品”,但这一举措被国际贸易专家批评为“无实质威慑力”。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开表示将游说政府放松关税政策,称“倡导降低关税是唯一能做的努力”。

  经济压力驱动‌:分析指出,美国当前面临美债流动性危机与财政压力,36万亿美元债务规模下,2025年需偿还的利息高达9523亿美元。降低对华关税被视为缓解通胀、稳定市场的必要举措。

  各方反应与策略解读‌

  舆论分化‌:美国AXIOS新闻网认为特朗普释放了“温和信号”,但彭博社指出其表态可能是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权宜之计。中国国内部分自媒体将此举解读为“美方认怂”,而国际主流媒体多采用“策略性调整”的客观表述。

  谈判策略争议‌:有观点认为,特朗普通过“先扬后抑”制造谈判筹码,一方面抛出降税可能,另一方面要求中国“主动释放善意”,试图掌握谈判主导权。

  深层动因与未来挑战‌

  地缘经济考量‌: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透露,美方已为潜在协议“做好技术准备”,但贝森特警告称“达成全面协议仍需较长时间”。

  结构性矛盾‌:尽管关税税率可能下降,特朗普明确排除“零关税”可能,凸显两国在产业补贴、市场准入等核心议题上的分歧仍未化解。

  目前,中美双方尚未公布具体谈判时间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若关税降至50%,全球贸易量或回升1.2个百分点,但分析人士提醒,特朗普政府历来“善变”,实际政策落地仍需观察后续动向。

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