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短纤市场稳中微涨
2025年7月2日,涤纶短纤市场延续了近期的小幅波动趋势,价格表现稳中带涨,反映出纺织原料市场在供需博弈中的微妙平衡。对于纺织品行业从业者、市场分析师及采购经理而言,这一变化既是成本控制的信号,也是预判下半年行情的重要参考。
一、基准价小幅上扬,市场情绪谨慎乐观
根据生意社监测数据,今日涤纶短纤基准价为6735.00元/吨,较本月初(6727.92元/吨)微涨0.11%。这一涨幅虽看似“蜻蜓点水”,但如同钟表的秒针,细微移动背后是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同期,涤纶短纤指数报64.90点,较昨日上升0.07点,但与历史峰值112.05点相比仍处于低位区间,表明当前市场仍处于修复阶段,未完全摆脱前期疲软态势。

二、龙头企业调价释放风向标效应
中石化作为行业龙头,其定价策略往往具有市场引领作用。6月30日,中石化宣布7月涤纶短纤预收款价格上调200元/吨,半光本白1.56dtex*38mm规格报价达7200元/吨。这一调整幅度明显高于市场均价波动,犹如“巨石入水”,激起下游企业对成本压力的担忧。分析认为,此举可能源于原油成本传导或对旺季需求的提前布局,需密切关注后续中小企业的跟涨意愿。

三、纺织板块整体表现:涤纶短纤跻身涨幅前列
7月1日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显示,纺织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仅2种,涤纶短纤以0.11%的涨幅与皮棉(0.33%)共同构成“双引擎”。这种“矮子里拔将军”的局面,反映出纺织原料市场整体仍处低迷,但涤纶短纤凭借其化纤属性,受棉花替代效应支撑,展现出相对韧性。全球纺织网的实时行情监测也印证了这一点,近期价格曲线呈“锯齿状缓升”,每日波动虽小但趋势明确。

四、价格波动背后的逻辑拆解

成本端: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带动PTA等上游原料成本增加,如同“水涨船高”推升涤纶短纤生产成本;
需求端:三季度传统纺织旺季临近,部分企业开启备货周期,但下游订单仍以“小单快反”为主,难以形成强力支撑;
替代效应:棉花价格近期小幅走高,使得混纺企业更倾向增加涤纶配比,形成间接需求拉动。

五、后市展望与采购建议
当前市场犹如“温吞水”,既无暴跌风险也缺乏大涨动能。建议采购经理采取“阶梯式建仓”策略,在7200元/吨以上的预收款高价区间谨慎观望,优先锁定6735-6800元/吨的现货资源;生产企业需关注原油及PTA走势,适时调整报价策略。对于市场分析师而言,涤纶短纤指数的缓慢回升或预示行业景气度进入“浅复苏”通道,但需警惕终端消费力不足可能带来的“倒春寒”。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7月2日,后续动态请关注全球纺织网等实时行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