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导语
美国政府近期在升级对欧钢铝关税的同时,因国内“蛋荒”向欧洲多国紧急求购鸡蛋,但遭到丹麦、法国、瑞典等国明确拒绝,荷兰更要求美方先撤销禽类产品关税。这一矛盾政策引发国际舆论哗然,贸易战反噬效应持续显现。
一、贸易战升级与欧盟反制
关税博弈
欧盟委员会4月7日提议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涵盖鸡蛋、钻石等品类,总额超200亿欧元,以回应美方钢铝关税措施。相关决议计划于4月15日生效,成员国将于9日表决。
连锁反应
加拿大同日宣布,将于9日起对美汽车征收对等25%关税,国际社会对贸易战扩大的担忧加剧。
二、美国“蛋荒”危机与矛盾政策
国内供应告急
美国超市鸡蛋货架持续短缺,价格月内飙升15%,多城实施限购。部分民众转向自行养鸡,休斯敦家禽公司销量翻三倍。
政府“边打边求”
美方在加征钢铝关税的同时,向欧洲国家请求鸡蛋援助。丹麦、法国、瑞典以“无余量”为由拒绝,荷兰养殖户则要求美方先取消20%禽类关税。
三、国际社会与经济专家批评
贸易战代价显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8日重申“贸易战无赢家”,担忧脆弱发展中国家受冲击最大。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警告,关税政策或致鸡蛋价格进一步上涨,成本终由消费者承担。
政策矛盾遭质疑
美媒批评政府“荒谬”,盟友亦对美方既发动贸易战又求援的行为表示困惑。
四、国内压力与政治博弈
民众不满加剧
鸡蛋短缺与价格波动引发消费者不满,前总统特朗普将通胀归咎于拜登政府,称“上任三周与己无关”。
进口措施成效存疑
美农业部虽宣布扩大鸡蛋进口,但荷兰等主要供应国态度强硬,实际效果受限。
结语
美国“贸易战”与“鸡蛋荒”的尴尬交织,凸显单边主义政策的反噬效应。随着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反击措施落地,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或进一步升级,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古特雷斯的警告正在变为现实:贸易战的代价终将由各国普通民众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