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4月23日讯 今日,国内大宗商品数据平台生意社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4月23日,全国干香菇基准价为57.00元/公斤,与月初持平,较去年同期上涨8.5%,环比上月微涨1.2%。这一价格波动引发行业对食用菌市场供需格局及成本因素的关注。
供需双增 价格高位企稳
据生意社分析,当前干香菇价格维持高位主要受供需双向驱动。供应端,受2024年主产区(如河南西峡、湖北随州)极端天气影响,鲜菇产量同比下滑约12%,导致干制品原料成本攀升;而2025年一季度以来,国内香菇种植技术升级及工厂化生产比例提升,产能逐步释放,缓解了部分供应压力。需求端,健康食品消费趋势持续强化,干香菇作为高蛋白、低脂食材,餐饮及预制菜加工需求同比增长15%,同时东南亚、日韩等出口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
成本压力与政策调控并行
多位行业人士指出,生产成本上涨仍是推高价格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菌棒原料木屑价格同比上涨20%,人工分拣、烘干环节成本因机械化替代不足而持续承压。不过,国家近期出台的《食用菌产业绿色补贴政策》对规模化种植企业提供每吨300元的节能烘干设备补贴,或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降本效应。
经销商谨慎备货 消费者接受度分化
记者走访华北某农批市场发现,当前干香菇经销商普遍采取“低库存、快周转”策略。一名批发商表示:“目前57元/公斤的价格已接近近三年高位,下游餐饮企业采购更趋谨慎,但高端礼品盒装产品销量稳中有升。”终端消费者则呈现两极态度:一线城市对价格敏感度较低,品质需求优先;三四线城市部分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低的替代品如干木耳。
未来走势:短期震荡 长期或回落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随着5月新菇集中上市,短期干香菇价格或出现小幅回调,但受国际物流成本上升及“五一”消费旺季支撑,整体仍将维持55-58元/公斤区间震荡。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工厂化种植基地产能释放及东南亚产区竞争加剧,2026年价格有望逐步回归50元/公斤以下理性区间。
(本文数据来源:生意社、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